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为提升从业者素质,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中国奶业协会全面启动“奶业新未来”培训工程,并率先推出“蓄能营”学习专栏,重点聚焦奶业发展,及时分享政策解读、形势展望、新理念、新技术、名家观点、焦点话题、思维模式、先进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供大家学习借鉴,助力奶业尽快恢复、尽好发展。
根据奶业发展现状,本期隆重推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分院执行副院长、战略合作办公室主任阎雨博士新作《疫情后的中国产业的嬗变与管理升级》。阎老师从疫情后中国产业危与机、文明比较视角下中国崛起新契机和企业的战略与管理升级三个方面,结合考察案例和历史发展脉络,详实阐述了当今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发展,可让大家从更高层面清晰看到危机背后的挑战、机遇和突围口。本文根据直播内容整理,并已征得阎老师本人同意。
这次疫情对一二三产业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涉及行业,像旅游、航空、酒店、电影院线、批发零售、住宿、交通、文体娱乐等等,这些领域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些领域占全国GDP的比例约16—17%。据此估计,可能因为新冠肺炎,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会有负0.5—1%的影响。
其次,对工业的影响也比较大,最主要的影响是疫情之后的开工时间,还有供应链条的中断等,还有一些经营成本的提升。对农业来说,影响相对比较小一些。
针对这次疫情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是有客观影响的,影响最大的在于:第一是订单下降,可能对企业的影响占到了40%;还有限制开工,企业员工回流以后,都要在家自觉隔离14天,这14天就是半个月,半个月的工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还有人力资源紧缺,现在招工难成为一个新的问题;还有原材料供应不够,因为很多企业只要中间的环节脱节了,就会造成系统性的风险,直至造成整个全产业链的中断,也导致了原材料的不足。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占到1/4的企业,面临着资金的缺口,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风险更大,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综合来看,对企业的影响最主要是订单、限制开工、人力资源不足、原材料供应链的中断、资金缺口。还有其他的如人力成本,随着企业福利的不断提升,企业的人工成本负担越来越重,所以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对于企业来说,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导致的这一系列问题,应该寻求怎么样的对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对于国家和政府部门也存在这个问题,要充分认识到这次疫情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因为供应链条的中断,导致一些企业开工也无法生产,那么他们就可能把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甚至转移到非洲。其实已经看到了趋势和苗头。还有一个影响是什么?那就是原来中国的订单是在世界上最多的,很多国家都要到中国来订我们的商品,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所有的大中小工业种类最齐全的一个国家,所以他们必须到中国来订。现在生产跟不上,国外的需求是刚需,那怎么办呢?供应不上就去找别的国家下订单了,造成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可能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在当前情况下,疫情不严重的地区,工业比较完整的,需尽快开工,有利于尽快恢复中国的工业元气。
根据调研,企业资金链条,大致有23%的企业他们只能够维持三个月。实际上从12月份,特别是从1月份到现在,已经一两个月了,3月份如果再没有这种资金的舒缓,或者说正常开工,可能有23.11%的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还有34%的企业能撑多长时间呢?能撑6个月,能撑 6个月以上的企业不到40%。所以整个企业的资金链条很紧,这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一旦资金链条断裂,所有企业原来的价值顷刻之间就倒塌了。原来的美誉度、忠诚度,信誉度,还有形成的固定资产都会迅速贬值。所以这一块要特别的注意,引起我们的警惕。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这次危机之中,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而且还在继续。今天,我去海淀的税务部门去查2019年的个人所得税,这次去了以后就发现有很多部门在办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北京市特别是海淀区已经开始落实退税、减税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也是我们政府现在力所能及给企业提供帮助的最重要的一点。这对企业来说占到多少呢?占到了69%,也就是说能够直接降低的经济成本为69%。那么还有就是融资成本,一些企业面临的贷款到期了,如果银行部门能够减息免息,这是最好的,能缓解企业30%~37%的资金压力。还有比如说提供金融的支持,降低风险融资难度,还有一些拓宽的融资渠道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政府当前应该给予做到的。
当然,在这次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对企业也有一些新的机遇,这些新的机遇是什么呢?就是线上电商,包括线上办公、网络办公的机遇很多。这次因为疫情对店家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看到,在这种危机之中有一个企业-苏宁,做的就很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就是线上订单,线下取货。所以通过这样一个模式,像苏宁这样的,本来是电商为主的这些企业,本来是这次冲击的重点,反倒是在这个疫情期间,他们的业务反而增长了50%。我们还看到,在这次疫情之中,对一些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是什么呢?这些机遇包括我们刚才谈到的网络电商、互联网等等这些系统,带来全新的机遇,甚至会对整个产业链形成新的一些模式的迭代。
在危机之中有机遇有风险,风险和机遇并存。还有一个行业也存在问题——保险行业。这次保险业肯定要付出一大笔赔付,这是对它不利的一面,但是通过这次疫情,让大家都提高了保险意识,提高了对保险的认知。所以,大家可能以后的保险意识会越来越强,为保险行业可持续的发展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所以,这次疫情,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确实对我们的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二,对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红外设备、无人机、5G,还有城市的应急系统等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对经济的拉动,最少是0.3%到0.6%。如果要是两个相加,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影响不会特别大。特别是对医疗保健系统与互联网的结合、与IT的结合,将来会成为一个热点。以前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在网络上进行医疗保健的服务,现在不得不这么做,以前没有意识到,OTO这样一个服务,特别是网络办公。我去税务局打单子的时候,平时我把身份证给柜台,就会打出来一个2019年的个税清单。但现在,工作人员说疫情之间所有事项都网上办公,在自助机上扫描二维码、下载、打印。所以,这对整个中国的办公系统也是一次全新的认知,也是被迫革命,所以,互联网相关行业在整个疫情之中因祸得福。
我们看到通过这次疫情,对医药、医疗保健的影响和意识的整个提升,提升到了70%,对互联网、IT、现代物流、消费服务、软件开发,OTO、电子消费产品、智能出行等这些领域,包括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都从危机中提升了大家的认知,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一个新的契机。
所以,总的来说,这次危机是危中有机,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是客观现实的,但是暂时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2003年非典也是在春节之后爆发的,当时因为没有经验,控制的比较晚。今年呢,我们虽然失去了前期的预防和控制,但后期中央政府出手以后,就采取非常果断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封城,使得疫情得到很快的控制。我们现在看到基本上已经连续16天增长在下降,这说明高峰期已过,拐点基本上到来了。按照目前这种状况,专家预测在3月份,疫情基本上就过去了。第一季度的影响是客观既定的,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于第二季度来说,随着我们的利税政策出台,特别是对于提前开工限制的一些企业,在第二季度政府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开工,这样的话,在第二、第三季度会产生爆发式增长,相对来弥补第一季度的影响。
总体来说,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个人的判断是负0.5,就是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不大, 不会改变中国经济整体向上的态势。之前我给大家做过判断就是我们的经济,去年的4、5月份基本上筑底,然后开始缓慢向上爬升。所以,大家不必太悲观,眼前的阵痛是客观的,是不可逆转的,但还要坚持,再坚持一个月,最寒冷的冬天就会过去,每一个春天都会到来,只不过有些早一点有些迟一点。各位企业家朋友要坚持再坚持,利好政策的出台会一个接一个。
另外,通过这次疫情,我还想跟大家分析一个观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对世界的影响力,用两个理论来分析,一个是康德拉季耶夫斯基的周期长波理论。经过他的研究发现,这个世界这3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西方的工业国家,存在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经济的发展呈现50年到60年代为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之间,经济开始下滑一段时间,然后接着再向上爬升。这300年期间,世界的工业经济,按照长波理论,是从低谷到高峰再从高峰到低谷的一个蜿蜒前行,而推动这个周期发展的是什么呢?是科技。就是科技因素推动了这样的一个周期,产品的更新换代。通过这个理论可以得知,从二战6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到今天恰好是60年。这60年到了一个峰值,那么接下来可能就面临一个问题,经济开始下滑,要么就是面临新的技术出现,新产品的出现,推动另一波浪潮。所以,世界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长波的关键节点,这个节点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就是科学技术进步。
第2个理论,我想和大家分析的是莫德尔斯基周期。从16世纪开始,这个世界就是大国轮流引领世界发展,从最早进行大航海的葡萄牙,再到后来的西班牙,再到荷兰、英国,以及今天的美国。这600年时间,前后有5个国家,每个国家轮流引领世界100年,这100年很有特点。葡萄牙虽然是弹丸之邦,崛起的时候才100多万人口,但是通过大航海,赚的是盆满钵满,通过海上霸权治理世界。接着是西班牙、荷兰。荷兰这个国家也不大,当时是海上的马车夫,有强大的海上能力,控制了整个海上贸易。在荷兰诞生了人类最早的现代公司制度、最早的股票、现代的金融制度,都是在荷兰产生,所以荷兰这么一个小的国家,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大的贡献,曾经引领世界100年。接着是英国,而英国是通过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织布机、蒸汽机的出现开启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那就是真实的市场能力。英国是个小国家,但是通过工业革命获得了长远的、强大的发展动力。全球殖民地领土3300万平方公里,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引领世界200年,一直到二战以后正式交接给美国。但实际上是在1895年,美国的GDP已经超过了英国,因为美国远离欧洲大陆,所以没有机会参与国际霸权竞争。因为一战二战的原因,这些欧洲国家都衰弱了,美国才开始粉墨登场,引领世界新的100年。这新的世界100年是从一战结束(1918年)到现在正好100年。那么美国也面临着这么一个节点,就是交权,这是一个规律。如果不交权可以引领下一个100年。但是必须具备英国的条件,英国为什么能引领200年,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都是100年,因为英国有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时代到电气化的时代,到计算机的时代,这是已经完成的三次革命,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起国,其他工业革命则是重要的参与国。美国要想引领下一个百年就必须领导第四次革命,那就是智能革命。
讲这两个观点是想说明:世界已经进入了节点,这个节点是什么?产品需要更新了、技术需要突变了、工业就要革命了,革命的方向就是智能革命。所以,美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交权,要么革命。如果交权,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取代美国成为下一个世界领袖,举世滔滔,没有后继者。如果说,能找一个相对来说具备这样条件的国家,欧洲的国家都不行,那只能向东方看,向东方看只有中国、日本和印度,而印度的GDP构不成体量,日本现在只有我们的1/4。所以能执牛耳者,可能只有中国。中国具备这个条件吗?中国要想成为下一个百年的引领者,能做的或者唯一能做的只有一点,必须引领智能革命。
中国有条件有优势。优势是什么?我们在信息技术、应用这方面在世界上有优势,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应用,如互联网金融,可以说全球没有能与中国媲美的。我去了70多个国家,凡是到了一带一路的国家,第一,信号比较好;第二,手机在有些地方就可以支付了。原来我们是“一机在手走遍神州”,通过一带一路,我们未来很有可能“一机在手走遍全球”。而西方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支付现在还必须要信用卡,这种支付的成本是很高的,最大成本是时间成本、结算成本,而中国现在在这个领域里已经远远走在世界前沿。当然,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现在的信息技术还存在一个问题,“少心缺魂”,心是没有芯片,魂是没有核心技术。华为,毫无疑问,他们的5G技术全球领先,但是华为没有“芯片”,芯片要通过两个公司,一个英国的ARM公司,另一个是台湾的台基电企业,而我们自己生产不了。所以我们的基础研究领域和西方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应用技术领域是有优势的。这次疫情对国家来说是个坏事,是国殇甚至是国难,对于中国的企业是涅槃重生。
正如鹰的重生,鹰的正常寿命只有30多年,这之后,鹰的爪会很笨拙,喙也无法吃肉,那怎么办呢?鹰在高山之上,在血泊中,要一根一根拔掉羽毛,让它重新长出来,在岩石上磨掉几十年的喙,等待重生,搏击苍穹,翱翔千里,如此之后还可以再活20年,甚至30年。凤凰这样应对涅槃,等待衰老之后衔起一块木头点燃大火,浴火重生。
中国的企业经历这次疫情, to be or not to be,就是这样一个选择。所以,我想通过这两个理论分析一个问题,中国现在恰恰处于世界科技升级的节点上,全球博弈的节点上,发生了这次疫情,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坏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通过这次坏事,我们要通过危,找到机,把陈旧的产品淘汰掉,逼迫着自己更新换代,换到一个现代的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人类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中发展,在这样的心路历程中成长。
第一要感谢哥白尼,第二要感谢达尔文。大家知道,这些病毒的历史寿命比我们长多了,有几十亿年,哺乳动物的历史8000万年,而我们人类的历史才300万年,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很晚的,但是通过进化不断自我升级换代,社会的升级换代,社会从原始、奴隶、封建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如此,达尔文告诉我们,人类不是与生俱来的万物灵长,是进步的结果,是努力的结果。
第三要感谢弗洛伊德,他告诉我们人类有潜意识,不受主导,人类主管自己也是困难的,也懂得自律。现在正是第四次觉醒的时候,就是智能革命,我们正在迎来一个生物与机器联姻的时代,未来的人类走向很模糊。大脑可以植入芯片,身体可以加长,现在有智能手臂、智能双腿,人的生活越来越机器化,而机器越来越人性化,人机不分离可能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这次革命由谁引领,谁就是世界未来100年的老大。人类不仅管不了自己,甚至会受制于机器,人和机器人融合是未来的趋势。
中国之于世界有责任,应该有担当;世界之于美国,同样要美国有责任有担当,那就看中美之间的PK,中美之间的PK不在于贸易,根本还是技术。但是我们知道,任何没落的强者,并不会主动退出这个世界,因为有利益,要让他退出必须有成本,必须有代价。而通过这次的疫情更让我们下定决心,让全民受教,我们必须走现代智能之路,所以这为我们未来的智能革命,做了一次思想启蒙,进行一次心灵认知的文艺复兴。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模式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三百万年时间超越了那么多同类,甚至父辈的父辈。为什么能超越?因为人类有超前思维,一个是在政治上创建了国家,通过国家体制的高效组织,是其他动物不具备条件的。第二,在经济上最大的创建是什么?是公司制。正是因为如此,人类的经济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短短几百年超越了所有这些历史文化大国,四大文明古国在西方的铁骑之下,可以说,摧枯拉朽。新文明和旧文明是科技和生产力的较量,正是这样一个文明的交替,推动人类走向下一个文明。
公司也如此,以前中国没有公司制,中国的作坊与现代公司制度还不一样,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形成资本主义国家。
而以往这几个引领世界的国家并非“大国”,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国之大小不在于国土,不在于人口,而在于它的制度模式、技术、治理结构。
公司也是一样,原来我们习惯于传统生产作业模式,习惯朝九晚五这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模式。而当今,信息在一个平台上,现在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产业模式、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这种更新换代在于今天的企业再也不是金字塔结构了,企业组织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固定模式,而变成共生共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路英雄相互竞争,所有老板和员工是合作模式。企业的管理应该是扁平化的,未来的企业员工都是你的合作伙伴,未来的企业就是一个平台,生产会逐步的分散化,销售会逐步本地化。但是整个组织、营销、管理是通过公司这个平台来实现。
企业共生的信仰、无我的领导、技术穿透和顾客主义。什么叫共同的信仰?以前做企业的目的是要赚钱发财,现在年轻人,他们的创业也要发财,但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使命感,共同的追求是首要考虑的。无我的领导是在创业和合作伙伴里面,群策群力,能够团结,凝聚团队的力量。第三是技术穿透,以前通过组织完成的东西,现在由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了自我管理。第四是顾客主义,以前的顾客就是你现在的消费者,如何将顾客变成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未来的组织进化将是这“四去”模式:一是去中介化,使得组织扁平化、平台化;二是去边界化,跨界,形成产业生态;三是去戒律化,让员工自主,能够创新;四是去权威化,组织跟人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是平行协同的关系。去中介化,未来的企业执行层越来越少,不需要监工。去边界化,界限分明的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而恰恰是在边界中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大。戒律化也就是不需要教条化的管理模式了,人的自尊心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这个模式要改变。去权威化是因为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渠道很多。领导者要做一个有凝聚力的强者,要做个融合者。现在的平台已经变成一个共生共荣,相互成全,共同实现的组织了。未来的企业就是一个大同的公司,一个平台加分布式经营。
与时俱进者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未来企业呈现的是组织变革和人才机制这两大关键的创新。大家知道京东,7年时间成长100倍。京东当时在中关村卖电脑,现在7年间翻了100倍。同样做电器的国美电器,在2008年,它的经济规模是京东的100倍,2019年国美的总值不到京东的1/10,十年的时间相差千倍,这就是商业模式迭代的结果。京东代表信息产业,国美代表工业产业,靠的还是物理空间,需要很大成本。所以从这些文化、发展、模式我们可以总结出:与时俱进、组织变革、创新发展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京东为什么发展的好?他提出了一个3V的组织模型,包括建立用户向导的网络组织,价值契约的钻石型组织,还有共生的竹林生态型组织;针对顾客、针对价值生态以及针对合作关系。像这样的组织还有很多,比如华为,它的模式就是平台加项目制,三大模块:公益性的组织、委员会的组织和项目的组织,华为那么大的结构如何去管理?是靠组织管理组织,而不是靠个人。小企业靠老板,大企业靠制度,超大企业靠文化。
我们讨论都是围绕管理的创新变革,我们有这样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积淀吗?——国学。中国的文化是生生不息,是求新求变的文化。但最核心的内容是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此次,疫情的爆发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这个一个多小时和大家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都在变化,只不过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更清澈明晰的看到了当下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坏事,但是我们要学会福祸相依,转变我们的思想,要弄明白产业的嬗变。产业嬗变是什么?旧的产业模式结束了,新的产业模式开始了,也就是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被淘汰出局了,未来就是一个信息文明时代。
在信息透明的时代,这个产业就是通过智能来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个性化、精致化、人性化是未来产品的发展模式也是我们商业的发展模式。把企业经营好,把公司发展好,交更多的税,成全更多的客户;让你的员工因为在你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让家庭和谐幸福,这才是企业真正要修行的。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最大的修行是到你的岗位上,这样才能够修得功德。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企业家们修身为第一要务,除了赚钱,还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草莽时代过去了,现在要拼素质。所以呢,三句话送给大家:第一句是人生取向要高远。要有远大的目标,远见卓识,运筹帷幄。第二句是体验要深刻。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要有责任和担当。能经得起风雨。这次疫情也是场体验,让我们在艰苦卓绝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第三句是能量要充沛。大家一定要有正念、正业、正定、正精进,身体要搞好,最关键的是把精神文明搞好,不断的精进,砥砺前行,百折不挠。假如把你的人生、事业当成一场修行,那么新冠肺炎就是人生的一劫,通过这一劫,能够让你更加刚毅、卓绝,更加精进。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感谢各位的聆听,直播体验可能会有些不够完美,最后我用泰戈尔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次直播:我最后的祝福献给那些知道我不完美却依然爱我的人。
感谢各位!
阎 雨 Ph.D
现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分院 执行副院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战略合作办公室 主任
教育: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
兼任: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研究员 博士后导师
研究方向:
管理哲学、文明比较、产业经济、文化产业等。
出版专著 :
1、《思想的碎片-文化与经济论衡》 2008年10月第一版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出版
2、《中国管理-C模式》 2010年4月第一版 新华出版社
3、《禅与现代管理》 2011年6月第一版 知识产权出版社
4、《心灵的河流》(散文集) 2010年5月第一版 新华出版社
5、《心湖泛舟》(随笔) 2015年1月第一版 新华出版社
转自:中国奶业协会https://www.dac.com.cn//read/newxhdt-20022414325752010706.jhtm
|